佛
佛字,从人从弗。弗是什么意思?
弗字,从双木,竖着的两笔是木,或者木棍,那个弓,是绳子。
弗的本义就是:棍子弯了,把棍子绑在另一根棍子上进行校正,过段时间,那个弯了的棍子就正过来了。
这个棍子,其实是古时候的箭。古时候做一支箭是很不容易的。到了三国的时候,诸葛亮草船借箭,干嘛要费那么大事去借?就是箭不好做。那就更不用提再早些时候了。所以,古人的箭可以用很长时间,反复用。用得时间长了,箭有可能会受潮变弯,这时,就把弯了的箭绑在直的木头上,过段时间,这个箭就直了,又可以用了。
这个方法,几千年了,今天还在用。骨折了,用板子把腿或手臂绑起来,这样可以帮助愈合。
弗字的本义就是:箭弯了,不能用,所以引申出“不,不能”的意思。《说文》曰:“弗,矫也。”弗字的本义是矫正。
费,就是拿来办事要用的钱。
沸,就是本来平静的水,现在不平静了。
弗字加人就是佛。佛字的本义就是:人就象箭一样,业力习气,时间长了,就走偏了,不正了,不能用了,现在矫正过来,走正道,这就是佛。
所以,不要迷信,也不要觉得佛教有多神秘,没那么玄。把人做正了就是佛。
不过,说着容易,做起来也真有点难。把人做正,什么叫正?合于道,按规律办事,自自然然地,这就叫正。但问题就是,明“道”了吗?知“道”吗?最顶级的科学家,老实说,对道的了解也如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我们对自己了解吗?大概没有,据说,我们大脑还有95%以上的功能都没用。所以,谁敢说自己做人做得很正了?真是路漫漫其修远。我们都在沉睡,都在做梦,没起来发挥作用,所以,要觉,要悟,觉悟就是从梦中醒来,把那剩下的95%的作用发挥出来!
佛教里讲的佛,就是那个睡醒了的人,能把“人”这个功能100%发挥彻底的人,就是走得很正的人,与道完全相合的人。
前面一朋友问到说,《心经》所讲,是菩萨境界,佛的境界应该高于此。应该这么说,《心经》讲的,就是一个人睡了一万年,突然醒了,一睁眼,看到眼前是这样,然后,他就把他所见的写下来,这就是《心经》。所以,《心经》讲的是开悟之后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大概可以叫作菩萨。佛是什么呢?佛是清醒地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在发挥着人的那个作用。那个睡着的人,起身,开始干活儿,那他就接近于佛了,他若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那他就是未来佛了,和佛一样,只差一个名号了。
所以,老祖宗真是厉害,这么高深的道理,释迦牟尼讲了49年,三藏十二部600卷般若经,其实,中国的老祖宗就用这么一个“佛”字,就全讲完了。佛字,描述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状态,也就是说,那个箭,你让他正常使用,人,正常发挥人的作用,如果弯了,矫正过来,人走偏了,正过来,能保持一直在正道,能保持那个作用那个功能随时都可以发挥,这就是佛。不但是正,还得用。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就象是没有砍削的树枝,不能用,所以,要砍削,砍削就是修行。有的人,一直不用,糟了烂了;有的人,用用放放,受潮变弯了。都要矫正,矫正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其不正,使其行正。
释迦牟尼讲了那么多,不知道讲明白了几个人。我这里啰里啰嗦,也不知道讲清了没。反正,创造“佛”字的老祖宗,是明白人,明道的人。
有一首诗: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六祖慧能提出“即心即佛”的概念,使得禅宗深入人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就是我们这颗心,心走偏了就是众生,心走正了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