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西游记中为什么孙悟空既捉不住又打不死?

发布日期:2023-02-10 17:42:01   来源 : 象数演易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615
玉常 象数演易 发布日期:2023-02-10 17:42:01  
615

看电视剧《西游记》大闹天宫,看着非常过瘾,但是,现在再看,就生出个疑问: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厉害?为什么十万天兵天将都捉不住他?最后捉住了又打不死他?


其实,为什么十万天兵天将捉不住孙悟空,这个问题,在悟空拜师学艺那段有所透露,这个之前探讨过。什么是七十二般变化?七十二般变化就是我们这颗能随机应变的心;什么是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就是我们的思想。如意金箍棒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意志力,如意如意,如我心意。


天兵天将捉不住孙悟空,孙悟空是谁?就是我们的心,说明,我们的心冥顽不灵,老天爷都拿我们没办法。有句俗话,神鬼怕恶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人要恶到极点那就是魔了,佛拿魔都没有办法,不要说天兵天将了。


所以,为什么十万天兵天将捉不住孙悟空,这并不是十分费解的事。真正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孙悟空被打不死?玉皇大帝的斩妖台杀不了他?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烧不死他,这是为什么?



前书提到,孙悟空“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后来他把生死薄划了,所以,长寿不死,后来吃了蟠桃,其中一种蟠桃“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孙悟空吃了不少,所以,他可以长生不老,这是说他长寿,但是,并没有交待说他可以不被打死或处死。而他被捉到之后,“刀砍斧剁,火烧雷打,俱不能伤”,就是杀不死他,这是为什么?


这个谜团,在原著的几首诗赞里有所透露(所以,不看原著,看原著不看书中的诗赞,是得不到原著的精髓的)。


其赞一:“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这段是赞孙悟空为什么被打不败的,再次提示,孙悟空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当然不是肉团的那个肉心,是指那个灵魂的心。金木水火土都是有形的东西,而心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东西当然是伤不到无形的东西了。


其赞二: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这段话虽短,却是内藏玄机。混元体正是什么?就是太极,就是释迦牟尼悟到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老实说,就是真正佛家所讲的佛,就是一合相,真如实相。合先天,易经中讲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合先天这个先天,与先天八卦差不多,什么是先天八卦?就是万物未成之前的那种虚无的气的能量状态。“万劫千番只自然”,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这只是自自然然的事,是宇宙的客观规律。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说佛家是迷信是唯心了,佛家是地地道道的自然主义者,只不过,人家佛家的视野超出了现在科学家的视野,这就象大雁与井蛙论天一样。太乙是什么?乙者一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能见的那种形式为一,不能见的变动着的那个形式为乙,用现代的物理学来说,一者,粒子是也,乙者,波是也。就这么回事。渺渺无为浑太乙,宇宙的本源,就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似有又无的能量形式在起作用。如如不动号初玄,修行能修到体认太乙的层面,不是用科学研究哦,用修行就可以做到,就是《心经》所讲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可说的,如果勉强地叫个名字,就叫“初玄”,孙悟空差不多就到这个境界了,这段话就是描写孙悟空的。


观音菩萨修到这个境界就成菩萨了,这个境界与佛的境界已经非常相近了,这样你就知道,孙悟空的能耐有多大了,天兵天将怎么会捉得住他?


说白了,孙悟空的能耐只在菩萨之上,不在菩萨之下。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这是千百年来世人的一个误解,都以为,道家炼丹,就是炼出一个药丸,吃了这个药丸,就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对此痴迷更甚。实际上,真正道家炼丹,炼的是丹田,心丹,“物外长生是本仙”,你得超过这个物质的世界,进到纯粹精神的世界,才能成仙。这里多说几句,整个的世界至少分三层(细分就非常多了),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玉皇大帝大概是无色界天的天主,到了无色界天,是没有形体的,只是一种能量状态,纯粹是一种类似于意识的东西。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修的这个精神,把这个精神提纯再提纯,就可以转化成能量状态,比如藏传佛教的虹光身,变成一道光直接就上天了(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这就是所说的六道轮回,“三皈五戒总休言”,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五戒是佛家戒律,总休言就是不要提了,为什么不要提了?这是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在这里,指出了一条道,一条认识这个世界的本来的道。你想知道色界天或无色界天是什么样子,想去看看,那就顺着这条道走。


其诗赞三: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物归真认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首诗赞就明确地指明,孙悟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这是《西游记》里非常关键的一句话,这句话真明白了,至少说明《西游记》你读懂了一半了。大圣齐天,那意思就是说,心与天齐,再换句话说,就是心物一元,天人本一。所以,齐天大圣,说是齐天并不是乱讲的。弼是辅佐的意思,马是比喻,心猿意马,猿猴上窜下跳,比喻我们的心的不定,马乱跑,也是比喻我们思想的跳跃。弼马,意思就是,管住自己的思想。所以,《西游记》里封孙悟空弼马温,这都是有喻意的。“万物归真认一理”,这个一理,就是明心见性的那个所明所见的心性,如来同契住双林,双林指两个地方,你说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是两派,他们不一样吗?错了,同契,是一样的,无非是一体二相而已。


所以,细细品读,就知道,《西游记》中的诗赞,很有内容,或者说,整个的精华都在里面了。这几首诗赞就交待了孙悟空为什么被捉不住?他的水平只在菩萨之上,不在菩萨之下,你有听说过菩萨有被捉住的吗?又或者说,他修到的层次已经超出了玉皇大帝所在的无色界天,玉皇大帝怎么能捉得到他呢?这几首诗也交待了孙悟为什么被打不死,他这时的状态,已经没有肉身了,只是一种能量形式,金木水火土这种有形的东西怎么能影响到他呢?他这个状态,就是《心经》中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状态。


孙悟空既然象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意,孙悟空死不了,那就意味着,我们人也死不了。但是,人不是能死吗?注意,这里说的死不了,是指的灵魂层面的东西,不是这个肉身。那如果人死不了,人死了之后又是怎样呢?灵魂状态又是怎样呢?《西游记》到这里就没深入讲了。因为,佛有四不能:一,因果不能改;二,智慧不能赐;三,真法不能说;四,无缘不能度。人到底会不会死?现实中的人死了之后又怎样?这都属于真法的内容,不能说,或者,时机不成熟不能说,或者,你没修到那个境界不能说。这个要靠自己去修证才能真正明白,讲是讲不明白的。


《西游记》是修行的入门书,类似于寓言童话,故事浅显,但喻意深刻。在佛教的教理上来说,相当于是学前读物。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所讲的道理,内涵,却可能需要一生去慢慢体悟了。就象人到底会不会死,死了之后怎样?这就类似于佛家的话头,需要长久地去参了。


状态
西游记
孙悟空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