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文!短短几百字把什么是“中庸”讲明白了!
发布日期:2023-03-13 14:13:29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802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3-03-13 14:13:29
802
问: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当怎么样理解呢?
远古时候,在村子中间竖一杆旗,居中的位置,代表一个村子的中间。这个就是中。古人计算时间,就是以这个旗杆的投影来测的。这个东西,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日晷。
河南处中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原。中原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所以叫中国。
庸字从“庚”从“用”。庚是什么?庚是古时候钻东西的钻。在易经里面,西方庚辛金,庚辛的本义都是钻头,钻头是用金属做的,所以,庚辛五行为金。
现在人理解不了,我小时候在农村,拉过便便后,哪里有纸用?地上找块石头树叶一擦就行了。在远古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用棍子。佛教公案里,有提到干屎橛,干屎橛就是擦屎棍。擦屎棍就是“用”,本来一根不相干的木棍,现在派上了用场,“用”字“使用、作用”的意思就是这么来的。
“用”字中间那一竖,就是棍子,两边,是对屁沟的描摹。庸,就是用钻头钻东西。怎么钻?这又是个问题。就象钻木取火,会钻,能钻出火来,不会钻,还钻不出来。现在人也不钻木了,也不用钻了,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一个成语,“庖丁解牛”是对庸字嘬好的解释。钻东西和解牛是一个道理。象庖丁那样,格物致知,对牛非常了解,然后节节肢解,既不费力气,也不伤刀,就把牛解了。这个,就叫庸。『说文』曰:“庸者,用也。”什么是用?整个易经都是在讲这个“用”字的,想知道什么是用,就把“用九、用六”研究明白了。用九用六研究明白了,整个易经就研究明白了。中庸也就明白了。何谓中?前面讲了,中就是测时间的杆子,时间,日出,东升西落,每天都是这样,这就是中。中者,常道也,恒常也,中者正也,中者平也。中庸即用中,用中即用平用常,即平常也。平常心即是中庸。什么是中,什么是正,什么是平,什么是常,把易经的二、五爻研究明白就明白了。蒋中正是颇有心得的,所以,字中正。
手伸开了是掌,握起来是拳,一直伸着那是有病,一直握着那也是有病,该握的时候握,该伸的时候伸,这就叫中庸。眼睛一直闭着,那是毛病,一直睁着,也是毛病,该睁的时候睁,该闭的时候闭,这就叫中庸。中庸就是中用,就是把手把眼用好了,好好用,自自然然,灵活自如,就是中庸。用那个钻钻东西,是不是得找个点?中心点,不能这里钻一下那里钻一下吧,这就是持中;那个钻是不是得持平?两只手是不是得拿稳?钻东西,不可能一下就完了,要坚持不懈,这是恒;人、钻、物三者要和谐一致,这叫和。做到中、平、稳、恒、和,就是用中,就是中庸。骑车,不偏左不偏右,走在中间,这叫中道;不要光左手用力,也不要光右手用力,不要太用力,也不要不用力,把车骑好,这叫中庸;不要贪早,也不要贪黑,不要急,也不要忙,该起起,该睡睡,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身体养得棒棒的,这叫中庸;人际关系,这个也不要得罪,那个也让他开心,一团和气,这叫中庸;一个组织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这叫中庸;一个国家,象桃花源里写的那样,各安其业,各尽其能,这叫中庸。中庸做到了,就天下太平了。中庸并不是一个空乏的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要落在实处,落在日常生活中,落在言谈举止中,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心常如此,就叫平常心。能这样,就叫中庸。中庸就是中道,再通俗点说就是依道而行,按规律办事。-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