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上图出自冯时《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冯时先生认为,龙源自天上星象,具体说是源自天上的苍龙星宿。理由之一是,甲骨文的龙字与苍龙星宿的连线几乎一模一样。
张远山认可冯时的观点,也认为龙源自天上星象。
但这明显是错的!
不可否认,龙与苍龙星宿有直接的关系。
也不可否认,甲骨文的龙字,可能真的源自苍龙星宿,是对苍龙星宿的描摹。
但是,这并不代表说,龙源自天上星宿。
甲骨文的龙字源自天上星宿和龙这个形象源自天上星宿,这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
那为什么说龙并非源自天上星宿?
道理很简单,天上星宿的形象,是反过来源自生活中的物象,而不可能是生活中的物象源自星宿。
【实证一】:北斗七星
之所以叫北斗七星,是因为七颗星的连线象个斗。
那问题来了:是先有的斗?还是先有的北斗七星这个斗形的连线?难道说生活中的斗是源自北斗七星?是根据北斗七星的连线而做出来的吗?
当然了,斗的话也有这个可能。也许真的有人会说斗是照着北斗七星做的。
那么,还有个问题,北斗七星,可不是一开始就与斗联系起来的,事实是,可能很早以前,生活中就没有斗。在没有斗之前,人们是把斗与猪联系起来的!这就是良渚天帝骑猪巡天的由来。天帝骑猪对位的是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对位的是猪。之所以北斗七星对位于猪是因为,那时的人们,注意力并不在整个的七星,而是在斗部四星。而这斗部四星的形状,与猪的两眼两鼻孔很象。

是北斗七星斗部四星的连线象猪的两眼两鼻孔,所以,把北斗七星神化成猪神。

古人只关注于北斗七星的斗部四星,还有大汶口的刻符为证。这个刻符对应的是北斗七星,但只有斗部四星。
北斗猪神源自生活中的猪,而不可能是生活中的猪源自北斗四星。
同样的道理,只可能是苍龙星宿源自生活中的龙,而不可能是生活中的龙源自天上星宿。
放到今天也是一样的道理。晚上我们看天上的星星,我们可以把它们任意连线,想象成不同的物象,但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定是基于我们所知的,顶多是把我们所知的物象二次加工,多种物象拼组一起产生新的物象,而不可能从其连线凭空就产生一个物象。
再一个,古人创造天上星宿的形象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让更多人知道。而为了传播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势必会选择大众所熟知的事物,比如大众所熟知的猪,及后来的斗,而不可能是用一个新的、大众所不熟悉的、世上所没有的形象。那样的话,就难以识别,更谈不上传播。
【实证二】:龙的形象并不统一
甲骨文是3600年前商朝时候产生的。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大量龙的形象出现,而这些龙的形象与甲骨文并不一样。

比如西水坡蚌塑龙,距今6500年,这个龙有个特征与甲骨文的龙字及苍龙星宿明显不符,那就是突出的龙足。
湖北黄梅焦墩遗址卵石摆塑龙,距今6000年,也是有足。

上图,看下淮阴高庄战国墓龙,这与甲骨文龙字及苍龙星宿连线实在相去甚远,不但有足,且无角。

上图,赤峰玉龙,距今5000年。冯时先生说是马首,也有说是猪首的。总之,这个龙与苍龙星宿连线也有很大不同。
这样的案例太多,不再一一举例。
这里想说的就是,如果龙源自天上苍龙星宿,苍龙星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形象也应该是一样的。就好比不同的人画同一事物,虽风格不同,但形象是趋于一致的。画出的苹果就是象苹果,而不可能画出不象苹果的苹果。
而现在看到的龙,就是大不相同。
所以,就只能有一种解释:龙的形象并非是来自苍龙星宿,而是,苍龙星宿来自生活中的龙!
那问题就来了:生活中有龙吗?龙到底是什么动物?
答案是,有。
龙可能就是蛇,蜥蜴,鳄鱼,鲵鱼,……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形象?道理也很简单,就好比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文字?为什么秦之前同一个字六国书写不同?

上面是六书通中不同“龙”字的书写。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必然有差异。当他们要拿一个形象和天上的苍龙星宿的连线相对应时,他们选择的可能是近似但不相同的事物。蛇多的地方可能选择蛇,蜥蜴多的地方,可能选择蜥蜴。
另一个问题是:龙和日常生活中的蛇、蜥蜴、鳄鱼等可是大不相同,不是同一个物种啊?
答案也很简单,星宿的形象是组合神化了的,而不可能与实物一样。
比如北斗猪神,源自于生活中的猪,但到了天上就变成了猪神。北极星只是颗星,但神化后就变成了人形的神。
同理,另外四神,白虎没有太大的差异,仍然是虎的形象。朱雀差别也不大,整体是只鸟,具体什么鸟并不重要。而玄武的变化就大了,一开始的玄武是鹿,后来变成龟,再后来变成龟蛇相交。玄武与北斗一样,它的形象并非固定的。而龟与蛇交合,现实中也是没有的,这是重新组合而神化了的形象。

在上面的四神云气图中,玄武是一个近似鱼的形象,而白虎,头上多了两个现实中老虎所没有的须。
如果龙是来源于天上的苍龙星宿,那玄武、朱雀、白虎呢?也是来源于天上星宿吗?如果是的话,那象玄武,为何形象又这么不统一呢?
【实证三】:同样的星宿,中外却是不同的形象和名称
这个问题上面其实已经讲过了。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观察同一个星宿,会用自己所熟知的形象去对应。这个非常直观地反映在中外星宿的形象上。
苍龙星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这些星宿在西方对应的星座分别是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和人马座。
【实证四】:龙形象是组合的
龙的形象在早期是不同的,有很大差异。但到后来,就逐渐统一,并且很具体。所谓的龙,它的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再到后来,连龙有几爪都具体了,分为二爪龙,五爪龙。
这都说明,龙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只不过,对其进行了组装而使其显得更具神性。
当其形象趋于一致为大众所共识的时候,就用特定的符号作为龙字,这就是龙字甲骨文的来源。
【结论】
甲骨文的龙字的确可能来自于苍龙星宿的连线,但并不代表说龙的形象来源于苍龙星宿。苍龙星宿的形象是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然后在对这些动物进行组装,升级,由此而产生了神格化了的苍龙星宿,这与北斗猪神、朱雀、白虎、玄武,及其他诸星宿的形象来源一样。比如织女,一定是来自生活中的织女,而不可能织女来源于天上的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