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

发布日期:2023-01-06 13:11:04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844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3-01-06 13:11:04  
844


刘禅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说他这个人是扶不起的“阿斗”,白白把老爹刘备打下的江山给丢了,另一方面,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深藏不露、城府很深的人,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在位48年,降魏之后,被封为安乐公,安享晚年,65岁而终?

那么,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名字上去看。

刘禅,207-271,丁亥,属猪。

现在看到的“刘禅”是简化字,繁体写作“劉禪”。

“劉”字,右边为“”,属猪,猪逢刀被宰,为牺牲奉献。

“禪”字,右上为二“口”,猪逢口被吃,仍是牺牲奉献。

“禪”字左边为“示”,示为祭台,猪被放到祭台上,仍是牺牲奉献。

这里问题来了,牺牲奉献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他老师都把姓名中的牺牲奉献当坏事看,但是,就玉常老师的观察来讲,不一定。

放到现实当中也是如此。你不能说牺牲奉献就不好,大公无私,一心为人,烈士,劳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他们都是牺牲奉献,能说不好吗?

但是,如果自己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却换不来别人的理解与同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时的牺牲奉献就变成了冤大头,傻冒。

玉常老师总结就是:如果自己心甘情愿地牺牲奉献,就是好事;如果不是心甘情愿地牺牲奉献,就是坏事。

回过头来再看刘禅,他就属于这种情况。

要说,刘禅的名字起得很好,当然,这种“好”是站在他爹刘备的角度来讲的。刘备一开始没儿子,收了一个义子叫刘封,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取名叫刘禅。这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封禅”。什么叫“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由此可见,刘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继承帝王之业,并且成为盛世之主。刘备后来还有两个儿子,取名分别叫刘理、刘永,与刘封、刘禅连起来,就是“封禅之举,理当永远”的意思。刘备的心思大概与秦始皇一样,希望帝业能够一世、二世、万万世。

当然了,这只是希望,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与秦始皇一样,二世而亡。

“扶不起的阿斗”现在成了一句谚语,阿斗成了傻子的代名词。但是,这个小名也是颇有深意。《水浒传》主题曲里有一句“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就是北极星,北极星自古以来都是帝星,所以,刘备给儿子取小名叫“阿斗”,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儿子长大之后继承帝业。

所以,从父母愿望角度来说,阿斗也好,刘禅也好,都很不错,寄托了刘备的深切厚望。但刘备也忽视了一点,就是“禅”字,有封禅的意思,同时还有“禅让”的意思。结果,刘禅应了这个名字,果真把帝位“禅”出去了。

如前面所讲,“刘禅”的姓与名,都是牺牲奉献,而其本人,也的确是甘于牺牲奉献,这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好与不好就是角度与立场的问题了。

站在其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能力比不了刘备,所以,就拜诸葛亮为“相父”,学习齐桓公,全权委托,但是,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之后,几个大将相继去世,诸葛亮也死了,你说,刘备,诸葛亮,五虎上将,加在一起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现在让刘禅去搞统一,可能吗?刘禅还是有自知之明,搞不赢,就躺平。这样至少保全了自己,这有什么不好呢?

站在主战派的角度,刘禅就是懦弱,无能。但假设一下,真要打,打得赢吗?诸葛亮未出庐而三分天下,只是三分,诸葛亮都没敢说一统。他穷其一生也没一统。后来事实证明,魏灭蜀,两年后灭吴。如果主战,除了劳民伤财,有几分胜算?

纵观历史的话,刘禅的处境,与傅作义颇为相似。当时,老蒋已经溃退至台,傅作义死守北平。这个时候就面临一个是战是降的问题。傅作义选择了降,保住了北平,免除了生灵涂炭,也留住了晚节,79岁善终。如果要战,结果会怎样呢?

站在老蒋的角度,傅作义是卖国投敌,站在这一方来看,是识时务为俊杰,为深明大义。

没有对错,只是角度的不同。

刘禅少时即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刘禅不可能是庸才。刘备死后,刘禅放手让诸葛亮大干,这与齐桓公放手管仲一样,不能说刘禅没有胸怀与格局。在这一点上,刘禅一点也不输给齐桓公。齐桓公能成为五霸之首,靠的就是管仲。管仲一死,齐桓公就失去了仰仗,后来是被活活饿死的,死后两个多月,尸虫都从屋里爬出来才被人发现。这要比刘禅的安享晚年,简直差太远了。

所以,客观地说,刘禅并非是昏庸之主,只是没那么英武而已。并且,很不幸地是,他处在如南宋与晚清一样的时期,外强内弱,如之奈何。所以他选择了躺平,并最终归顺。现在很多人对他乐不思蜀嗤之以鼻,但他不这样,难道要学习南唐后主李煜,归降后,还写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结果,当天就莫明其妙地死了,时年42岁。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我想,如果能换个角度,设身处地站在刘禅本人的立场,想一想他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作为局外者想当然地去点评,或许对他会有更客观的评价。

同样这种牺牲奉献的姓名,放到现代人的身上,问工作,那就是舍己为人,任劳任怨,问感情,那就是累死累活,受尽委屈,不被理解,问财运,忙来忙去一场空。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好说,因人而异。如果能象刘禅这样,乐不思蜀,既来之则安之,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心不甘情不愿,那就很麻烦。只能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诸事不顺。

不过,从经验上来说,很少有人能做到。


-END-


角度
刘备
诸葛亮
刘禅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