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始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段话,不只是讲用兵,同时也是讲为人处事的。我们看书,不能读死书,要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能据泥于文字,要看到文字之外的东西。如孔子所言:“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把孙子这段话,略作改动即可。“兵者,诡道也。”把这个“兵”替换一下,为人者,诡道也。为事者,诡道也。这样来读就对了。
问:以上和不妄语戒,如何平衡?
答:所谓不妄语戒,是讲给佛教中大学级别以下的人听的,再往上走,到了菩萨或者比菩萨更高的级别,就不存在什么妄语不妄语了。那应该怎么看呢?《金刚经》里的一句“应作如是观”,所谓的戒与不戒,应作如是观。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故能而示之不能。你有能力,有能耐,很厉害,你要装得很一般,很普通。就象老子所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能而示之不能,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该装熊的时候要装熊。司马懿在家装病,刘备在曹操那里,装熊种菜,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一句话把刘备吓得筷子掉地上。刘备真那么胆小吗?非也。此乃“愚人之心也哉”,演戏。所以,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和人相处,别人说,嗯,你讲得对,哦,我错了,唉,我不如你。你别全当真。有些时候,是人家早把你看透了,不想和你一般见识罢了。别忘了三季人的故事。
“用而示之不用。”你想做什么事,你要装着不去做。这个嘛,经常购物的女生很擅长。明明看中某件衣服,嘴里却嘟囔,不好看,不喜欢,边说边走,卖家就开始降价,降得差不多了,女生就回头买了。这就是想买而示之不想买。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欲擒故纵”。用人也是这样,比如黄石公传兵法给张良,非折腾张良,让他到桥下拾鞋。当领导经常这样干,要器重谁,想提拔谁,就先去磨炼谁。就象毛泽东送毛岸英抗美援朝一样。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讲的就是这种情况。生活中,很多时候,要多走些弯路,好事多磨。就象太极图,中间那条线是弯的。人都想走捷径,但很多时候,多绕点弯子不是坏事。有事人经常说:“我这人直来直去,有啥说啥。”这种人一般干不成大事。真正干大事的人,都不会直着说,要么不说,要么含蓄地说。好好去品味品味。
一句俗话:光棍一点就透,眼子棒打不回。你要等着领导什么话都给你讲明白了,你大概早失业了。要去领会,要去听话外之音。
“利而诱之。”他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投其所好。张瑞敏的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张作霖善用人,他手下的人都拼死为他卖命,为什么,财不黑,舍得出去。回看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大人物,有几个是爱财的?都能舍。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有些人会说:他在利用我!他利用你那是你有价值,如果天下人都利用你,你就厉害了。能有利于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怕的是你没得可利用。
“乱而取之。”浑水摸鱼,乱世出英雄。总会听到有人说,现在社会不好,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所在的公司,老板有毛病,项目有毛病。所在的单位,通通有问题。看你怎么看,危机面前,有的人看到的是危险,有的人看到的是机会。要是各方面都很好,就没你显身手的机会了,不好,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这就是“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前面讲的是乱,那要不乱怎么办?国富民安,自己是不是就没得事干了?干企业,你的竞争对手很厉害,这时怎么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易经里面所讲“潜龙勿用”。这时候,要厚积薄发,要韬光养晦,要止以待动,静观其变。
“强而避之。”如果对方很强,盛气凌人,不要和他正面交锋,避开他。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风平浪静。不要争。和人争,争赢了都是输。上善若水,前面有石头挡道,绕开就行了嘛。所以,韩信受胯下之辱,这是真正大人物的作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怒而挠之。”他爱生气,那就再点把火,让他气更大点。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郎,古人常用的激将法,道理都是一样。“卑而骄之。”如果对方很胆小,那就设法使他骄傲自大。这个,我不好再详细讲了,讲得细了,就感觉人心险恶。“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对方不想动,好享受,就要想办法让他动起来,累垮他。在一个单位,最怕的就是小集团,朋党,这时要瓦解他们。
真心讲不下去了,这样讲下去,人心真的好险恶,活着真累。但是,商场如战场,生活就是江湖。由不得你想或者不想。
难道说,做人做事圆融,就是让人巧用心机吗?当然不是。注意,孙子讲这段话,是有个前提的,前提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面讲的,大多还是在“伐兵”的层面,而最高级的用兵,是伐谋,最高级的为人处事,靠的是德行,是仁义礼智信,最高级的用兵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高级的为人处事,是无为而无不为,是外其身而后存,后其身而身先,是共赢共荣共利共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我们不管讲什么都不要忽视了前提,断章取义,就容易使人想偏了。
但是,伐兵,这是基本功。是必须要先学会的。这也是前提。老子曰:“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于人 。”你先拿起,再谈放下。先善易,再谈不占。先有为,再谈无为。这个顺序别整反了。
不管是心机,还是心计,要总是这样,那活着多累,人与人之间也太复杂了吧?这就象学开车,学起来很麻烦,但是,一但学会,那就方便多了。佛家修行讲究“疑参,破定,执着,起用”,在起用之前,是有执着的,得先执着,然后就可以“自在神通游戏三昧”了。做人做事圆融,就是要象水一样。孙子讲的这段,你一个一个拿水去对照,是不是都讲得通?所以说上善若水,多向水学习。做人做事圆融,就是要格物致知,格物就是分析研究,把人研究透,把天地万物研究透,然后就致知,就超凡入圣了,就圆融了。圆融,就是易经里面的用九、用六。这个用字,就是“该”,该九就九,该六就六。就象龙一样,能大能小,能伸能隐。这就是圆融。做人做到没脾气,就圆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