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康熙【庭训格言】以恕存心,天必佑之!

发布日期:2023-06-10 17:36:22   来源 : 象数演易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974
玉常 象数演易 发布日期:2023-06-10 17:36:22  
974

(康熙)训曰: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玉常继言:

  康熙告诫子孙们说,为人立身处世,就应该心存包容。恕,在这里是包容、体谅的意思。看到别人成功了,就跟着一起高兴;见别人失意了,就该同情他。这实实在在的对自己有好处。有些人,见不得别人成功,别人失败了,他就幸灾乐祸,这种人怎么能与别人共事呢?只是自坏自己的心术罢了。古人说得好,见别人有得,如同自己有得一样;见别人有失,如同自己有失一样。这样子存心,老天都会保佑他。

   谁要说康熙不信佛,我是坚决不信的。一来,他身为一国之君,佛教乃一国之大教,他必然要关注,二来,就从他这段话看,他不仅信,并且,对于佛教还有深刻的理解。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这就是佛教的随喜心。这个随喜心非常重要。有人也知道说,要多做善事,做好事,多积德行善,但是,每天哪里有那么多好事等着自己做呢?事实上,随喜赞叹就是做好事。别人捐了100元钱,自己没有那么多钱捐,怎么办?赞叹他。你真有善心,功德无量。那么,事实上,也相当于是自己捐了100元。要知道,佛教里面,佛菩萨看的,不是捐了多少钱,看的是发心。他如果捐了钱,希望得到回报,或者有其他为名为利的目的,那么,他的功德就很小。你既便捐了1元钱,但完全是同情那人,那么,你的功德比他捐100元或1万元的功德都大。因为,你发心比他好。道理就是这样。

   所以,别人做了好事,你随喜赞叹,这个随喜赞叹,就是发心,有这个发心,其功德与真实做事那人无异无别。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第五大行愿即是随喜功德

   说着容易做着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乐别人之所乐的。大多数人,别人成功了,他就在一边生气。这就是嫉妒。别人失败了,他就开心。这就是幸灾乐祸。我看过一个最搞笑的视频剪辑,我还做了统计,里面大部分的片断,都是某个人被摔了,被捉弄了等等,有的很惨,很明显是受了伤的。但这却是最搞笑的。当然,我也笑了。这是业力习性所致。

   以恕存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说,观音菩萨哪怕不认识你,你有了什么困难,他也会帮你。同体大悲,就是说,你痛,他也会感到痛,你难过,他也会难过。这就是菩萨心肠。

   如是存心,天必佑之。何止天必佑之?如果真这样做了,真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那自己就是菩萨了。


以恕存心
康熙庭训格言
无缘大慈
随喜功德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