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炸了!二里头这个鼎实证夏朝的存在!

发布日期:2025-03-07 14:12:43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116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5-03-07 14:12:43  
116


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基本上可以证实是夏朝的都城。

为什么说是基本证实?就是因为缺少文字。

商汤郑州毫都的确定是因为在郑州发掘出了带“亳”字的陶片。

但二里头没有发现文字,没有文字的实证,虽然有诸多证据,但仍然不能确证二里头就是夏朝都城,乃至于是不是夏朝也仍带问号。

玉常老师前面惊喜地发现,“帝”字甲骨文竟然源自立竿测影,“五”字亦源自立竿测影,并且进一步发现,由帝字而演化出了帝日纹(因为还有源自北极的菱形帝星纹,为了区分,权且将代表太阳的帝纹称作帝日纹),这个符号普遍地在各时期文物上都有出现。另一个惊喜发现是,甲骨文的“”字,亦同样源自立竿测影,夏朝之夏正是来自于此(下面会再论述)。

那玉常就有一个猜想:作为商朝的前朝夏,在文化上一定有连贯性,甲骨文是成熟于商,但应该出现于夏,同样的道理,立竿测影在9000年前的贾湖就已经应用,一直传到今天,那在夏朝也一定会找到其踪迹。只要在二里头的文物中找到与立竿测影有关的物证,找到帝字符,那就可以实证夏的存在。

找到了!

上面这个鼎就是硬证。

主要是在上面的图案。

可惜的是,玉常老师目前看到的,清一色的都是把这个纹叫网格纹

这是一种非常偷懒非常谨慎的叫法。

但很明显这样叫是非常不对的。鼎乃国之重器,祭祀重器,在这么重要的器物上面,怎么可能附上只起装饰作用的网格纹?比照此后商鼎上的图案就可以知道,鼎上的符号或图案直接对位于祭祀对象而非普通图符

上图是对鼎的图案的复原。

夏都博物馆的复原也是如此。

相对来说,博物馆的复原还更客观些。

关于这个图,目前主要有两种识认方式,因为这两种识认方式,因此分别被叫作网格纹与方格纹。

上面这两种识认方式都是错的。正确的识认方式如下:

为什么说应该这样识认?一是从内涵寓意来讲,关于这点下面还会再详细论述,这里先略过。另一个,是从制作细节来看。

细看我上图细节。黄色线处的两个帝日纹清晰可见。二者之间应该还有一个帝日纹,年久模糊了。注意我红色线箭头处,如果这个图真所谓的网格纹或方格纹,就不会在这里有错位的现象。不要怀疑古人的能力问题。只有一个原因,古人在做这个图案的时候,注意力是在帝纹上,而不在整体的网格和中间的方菱形。

上图为此鼎另一处的错位现象。

看下二里头另一件器物上的纹,你还会认为古人的技术有问题吗?

如果是网格纹或方格纹,就不会出现上面这种没有闭合的情况。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夏人在做这个纹的时候,注意力是在如上图黄线所示的帝日纹上,这个图实际是由连续的帝日纹构成。

怀疑夏人技术的,可以看下夏人刻在玉板上的菱形纹能精细到何种程度。

言归正传。那为什么说夏鼎上的是五字纹或帝日字纹,而不是网格纹或方格纹?

五字甲骨文来自立竿测影中方位的确定图。如上所示,方法是,立一竿,在竿周围画一圆,早上太阳初升时竿的投影会与圆有个交点,傍晚太阳落下时与圆再有个交点,把两交点连线即是东西方向,将表竿与东西连线做一垂直线即南北。正午的太阳投影正是在南北这条线上。由交叉的连线而成“五”字形,五与午音近,这也正是五字读音的来源。

而帝字则来自于测日三角。其上两角分别对应的是夏至与冬至正午太阳,中间对应的是春分与秋分;下面是与之相对应的投影。

甲骨文的帝字,在图案化之后产生了变形,常见的是上面三种。中间这种对顶三角出现得非常多(此种图太多这里略过)。

上图红色圈内,良渚刻符,从右往左,右边这个箭头代表的是立竿测影的那个表杆(这个刻符在二里头同样有出现),往右的对顶三角就是五和帝日纹,再往左是斧代表王权,再往左是由两个对顶三角组成的八角星符号,对应的是由立竿测影而产生的四时八节及八方。此图是立竿测影及四时八节历法的图解,斧代表王权,古时掌握历法者为王(似乎自古至今都是)。

上图左边画圈的图形,正是简化的帝日纹,右边画圈箭头,正是立竿测影的表杆。谁说夏朝没文字?!有,只是不多,同时难以辩认罢了。

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夏鼎上的是帝日字纹了。帝日纹代表的是太阳,实际是太阳崇拜。

我们今天用的农历,实际就是夏历,夏历是阴阳合历。阳参照对象是太阳,阴参照对象是月亮、北极和诸星宿。

星宿以苍龙星宿为代表,这就是二里头出现大量龙形图案的原因,北极星亦为帝星,北极星作为帝星的符号是菱形,这个菱形就出现在龙身之上。

所以,会有两个帝纹,对应太阳的对顶三角帝日纹和对应北极星的菱形帝星纹。

上图为二里头出土陶罐,上有六蛇,蛇头为阳,蛇尾为阴,代表六阴六阳十二个月。蛇身有菱形饰,说明是龙而非蛇,菱形是蛇与龙的重要区别。因为,菱形代表的是北极,而与北极相对应的是苍龙星宿。

二里头青铜鼎上的太阳帝日纹并非孤例。二里头出土的陶方鼎,上刻太阳,这就非常明显了,正与青铜鼎上的太阳帝日纹相呼应。

不过,这并不足以证明二里头的这个鼎与夏朝有必然联系。更直接的证据来自夏字本身。

甲骨文夏字,上为日,日下一跪着的人。那么,这个字为什么是夏呢?与夏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夏朝以夏为名?

这个字,并非是太阳下一人那么简单。因为,并非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太阳都在正头顶。只有夏至日正午时在洛阳周边的太阳才会在正头顶。

古人把正午时太阳影子最短那一天叫夏至,把这段时间叫夏天。

古人把夏至正午时影子最短的那个地方叫天下之中

古人认为处天下之中的人最尊贵(与天帝最近),《荀子》:“王者必居天下之中。”所以,都城才会选在天下之中的地方,夏朝人因为正处于天下之中的地方,所以自豪地自称为夏。就如现如今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华夏一样。华是繁荣昌盛,夏是天地之中,所以又叫中国

夏字是居住在夏至日测影最短的地方的人;

甲骨纹帝字正是测影三角连线,对应于天上太阳。

帝字与夏字同源于立竿测影,有着必然的联系。

而夏朝起始于禹州(因大禹而故名),后建都于洛阳偃师,而其附近正是天下之中的嵩山,现嵩山仍有周公测影台,元朝郭守敬于此处重建观星台,皆因此处为天下之中之故。

此处夏至日当天测日不见日影,太阳在正上方。

这样就明白二里头青铜鼎上的帝日纹的意义何在了。

这个帝日纹代表的是立竿测影,代表的是太阳,代表的是天下之中,代表的是夏字。如果没猜错的话,青铜鼎上的帝日纹应该是8个,对应八节八方(希望有心有条件的朋友帮我验证一下)。

只有处在天下之中的夏朝的人才会把自己崇拜的符号刻在国之重器之上。

末了,再附一彩蛋。如上图,二里头出土青铜钺。

这个钺非常特别,前面的饕餮纹在商周经常见,特别的是尾部图案,这实际上是代表太阳的囧字纹,有的甲骨文的“明”字中的日就写成这样。周边十字形,代表四季四方,每一凸起中有二耳形,共四对八个,代表八节八方。整体代表的正是阴阳合历。

-END-



二里头
青铜鼎
夏都
夏朝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