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金沙太阳神鸟到底是该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

发布日期:2025-08-07 15:17:30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24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5-08-07 15:17:30  
24

文|玉常

金沙太阳神鸟上的四鸟及太阳芒齿是逆时针旋转。
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依此也是设计成了逆时针转。
前面写了一篇文章,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放反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设计错了!
写完心里颇有点忐忑。
虽然文中有大量的证据足以证明,鸟是应该顺时针转,但是,后世类似图案也有大量逆时针的。这就颇为让人困惑。
河姆渡四鸟万字符,鸟是顺时针转。但商周时的一件青铜器,与河姆渡鸟颇为相似,却是逆时针转(见下图)。
金沙同一时期还发掘出一件三鸟金饰,却又是顺时针。但金沙发掘的一件三鸟青铜器,却是逆时针(见下图)。

对比两件三鸟图,可以猜测其本为一体。金饰或许是敷在青铜器之上的,因为,两图基本完全一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青铜器分正反两面,一面是顺时针,一面是逆时针。我们可以猜测:顺时针的当为正面,逆时针的当为背面。那个三鸟金饰有可能是敷在顺时针这一面的。

但这仍然让人困惑:到底神鸟绕日的图案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唐代金银平脱镜  伽陵频迦、飞凤、花鸟纹  河南郑州出土

上图鸟纹是顺时针。

唐代金银平脱镜  四鹤衔绶纹   陕西西安出土

上图四鸟是逆时针。

唐代 四鸟绕花枝镜

上图四鸟顺时针。

唐 兽钮雀绕花枝镜

上图四鸟亦是顺时针。

明 凤穿牡丹纹镜

上图四鸟又成了逆时针。

西汉玉璧   凤鸟谷纹   河北满城出土

上图四鸟和三鸟皆是逆时针。

宋代吉州窑瓷盏  飞凤梅花纹   (剪纸贴花)

上图的二鸟和三鸟都是顺时针。

上图四鸟是逆时针。
上图四鸟是顺时针。

元代瓷壶   芦荡鹤纹

上图四鸟也是顺时针。

看了这些,越看越蒙圈。难道说压根就没有所谓的顺逆之分吗?

徐梦梅在《古玉今论——兼良渚玉石文考》一书中提到:

乾隆皇帝是个玉痴,喜欢让人在清宫收藏的古玉器上刻上他的诗文,光是吟诵琮的诗就有几百首。可是乾隆却看不懂良渚纹饰,也根本不知道历代所有玉琮,唯独良渚玉琮的柱体是上端射径略大,下端射径略小,以至于将一件良渚玉琮摆放颠倒,让玉工把字也刻反了。此实物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只是乾隆一个人,乾隆时期的金石学家们一致地把良渚玉器看作是秦汉遗物。

由此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良渚神徽究竟是何喻意?玉琮究竟是何用途?饕餮图案究竟是何喻意?二龙戏珠的珠究竟是什么?至今还争论不止难以定论。

也就是说,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已逐渐丧失了其本初的含义。

冯时先生在《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一书中提到:“由于方位的建立源于古人对于日影的观测,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象征太阳的鸟的位置的变化来表示方位,当然在这里,表示方位与表示时间是统一的。准确地说,人们可以根据位居四方的四鸟暗指四方和四气,生活在公元前第五千纪的河姆渡文化先民其实早已习惯了这种做法。

冯时先生所说的河姆渡文化,可能指的就是四鸟万字符,或者河姆渡的双鸟朝阳。

河姆渡的双鸟朝阳,左右各一鸟,中间太阳,喻意太阳的东升西落。

河姆渡四鸟万字符,分别对应于四时——春夏秋冬,顺时针,正是代表时间的顺时旋转。

与太阳神鸟金饰同一时期出土的还有金沙遗址青铜立人。

据冯时先生的研究:“类似的旋芒太阳图像还见于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立人头戴太阳冠,太阳旋饰十三芒,象征闰年十三月。”(《文明以止》P607)

而此头饰的太阳旋芒,正是顺时针!

由此足证,鸟及太阳旋芒当为顺时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顺逆不分的情况呢?总结下来大概是两个原因:

一、文化的变迁

如上文所述,良渚玉器,到了乾隆时候,既不知道玉器所处实际时期,也不知道用途。这种现象在历史上非常普遍。

5000年前,华夏大地主要是四大部族,伏羲(神农)、黄帝、东夷、南蛮,黄帝一统华夏。伏羲(神农)、东夷、南蛮的主要图腾是太阳,因为这三大部族为农耕民族,靠天吃饭,历法主要以太阳为主。而黄帝族为游牧民族,其主要图腾为北斗及以苍龙星宿为主的四神,黄帝统一其他部落之后,图腾就以北极和龙为主,到了夏商演化为饕餮纹。虽然黄帝族仍然对太阳图腾有传承,但太阳显然已处于次要地位,并且,以太阳为主的历法也显得模糊起来。因此,流传下来的更多的是图案,但天文涵意却已含糊,于是顺逆不分。

这种变迁的一个主要佐证就是龙凤文化。凤鸟无疑对应于太阳,本应处于主导地位,而龙对应于苍龙星宿,本处于次要地位,但在后世的文化流传中,显然龙却处于主导地位。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盘龙纹上。

陶寺遗址发现的四个龙盘,皆是顺时针旋转。这是因为,龙对应于苍龙星宿,苍龙星宿就是围着北极顺时针旋转。

但是,到了夏商及其以后,所出现的盘龙则是顺逆不分,有顺时针,有逆时针。究其原因,陶寺龙盘乃当时的火正图腾,玉常研究,陶寺可能是鲧的都城。陶寺中期时被平毁,鲧被尧舜所灭,被鲧所掌握的火正图腾虽然继承了下来,但是,有点走样,就是顺逆的问题被忽视了,这才出现夏商之后的盘龙顺逆不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太极图上。太极图原本是顺时针旋转,但后世的流传中也发生了顺逆不分的情况。

韩国国旗用的就是太极图,之前的是顺时针(以代表阳的红色为准),后来变成了逆时针,把这个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载体的变动

没有文字之前,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图案。但文字产生之后,文化传承就主要靠文字,而图案则只是起辅助作用。

天文方面的各种知识以各种图表传承下来。

图片

《灵枢·九宫八风》篇 太一游宫图

如上图所示,太极、八卦、四时八节、四方四隅、24节气、12个月,全在这一个图表之中。这要比四鸟绕日图要精确得多。

因此,原本表达天文内涵的图案,退居二线,只作为艺术与信仰的载体,天文内涵则让位给更为精准详细的图表。

这个过程就好比,起初天文知识是掌握在大巫手中,上古时期大巫与酋长合一,所以,伏羲既是大酋长又是大巫,创制八卦,到周文王时仍有这种传统,文王演易。但文王之后就产生了分离,王只做王,天文方面的事都下放给了司天监。

【总结】:

依同时期所出土的三鸟环形金饰(三鸟为顺时针旋转),及铜带柄有领璧形器(分正反两面,其一面上的三鸟为顺时针旋转),及金沙青铜立人(头顶代表13闰月的太阳芒齿为顺时针旋转),由此足证,金沙太阳神鸟当为顺时针转。此外,在前文中,例举了诸多案例,流传下来的天文图表,皆是按上南下北左东右西顺时针旋转,其天文内涵与太阳神鸟同出一辙,由此亦可证太阳神鸟当为顺时针旋转。再一个,虽然有很多顺逆不分的类似图案,但金沙太阳神鸟无疑传承自7000年前的河姆渡四鸟图案,而这个四鸟图案是顺时针,由此亦可证金沙太阳神鸟当为顺时针转。但是,后世亦多见逆时针的图案,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图案与天文内涵发生了分离,使得图案不再严格对应天文信息,二是朝代更迭,后来的继承者对前朝文化理解并不能完全通透,在传承上有所偏差。其佐证之一是盘龙纹。陶寺出土的四件盘龙纹皆是顺时针,但商周之后却顺逆不分。后世怎么流传那是后世的事情,但要溯本求原,回到当时的那个时期,金沙太阳神鸟就当是顺时针旋转,而不应该是逆时针。

参考:

1、徐梦梅在《古玉今论——兼良渚玉石文考》

2、冯时《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

3、冯时《文明以止》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P209,此良渚玉璧,其一面为鸟立祭坛的刻符,鸟对应于太阳无疑。而另一面,周边一圈,分四部分,上下为二鸟,左右为社神(其形如麦穗),无疑对应于二至二分。鸟与社神,皆顺时针旋转。此是又一硬证。此璧现藏于弗利尔美术馆。同馆还收藏有另一玉璧,形制相同,只是没有这个完整。其上下有二鸟,二鸟仍为顺时针旋转。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P291谈到,秦汉日晷,其上刻度皆是顺时针。这当是又一硬证。 太阳神鸟  无疑对应于四季十二月,而日晷乃计时工具,正是四季十二月之所处,日晷为顺时针,太阳神鸟岂有逆时针旋转之理?

-END-




金沙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饰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