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却因为名字的一点问题命丧儿手
发布日期:2023-03-15 20:12:42
来源
: 贵神送福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1151
玉常
贵神送福
发布日期:2023-03-15 20:12:42
1151
隋文帝杨坚是大隋朝的开国皇帝,非常有作为。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杨坚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创造了三省六部制,开创了科举考试的先河等等,功业之伟大,足以流芳千古,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清朝学者赵翼评价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意思是杨坚得天下很容易。杨坚得天下和赵匡胤颇为相似,当时的皇上为周静帝宇文阐才8岁,杨坚为外戚,是宇文阐的舅姥爷,手掌大权,顺利就接管了天下。赵匡胤时的周恭帝,和周静帝一样,继位时才7岁。不过,也并不象赵翼说的那么简单,杨坚的威胁是周静帝他爹宇文赟,差一点就要了杨坚的命,不过,这个宇文赟因为欢乐过度,22岁就死了,这才给了杨坚一个机会。不管怎样,杨坚得天下和赵匡胤一样,和平演变,表面看起来的确是挺顺手的。杨坚64岁而终,这在帝王当中算得上是高寿了。应该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好名字。杨坚,541-604年,辛酉,属鸡。
现在看到的“杨坚”是简体字,繁体写作“楊堅”,在论杨坚的姓名的时候,要以繁体论。“楊”字为姓,“楊”字右上为“日”,于属相鸡而言为吉,因为,金鸡司晨。姓的这一部分代表家境,科名,声望。杨坚是西魏、北周重臣杨忠之子。与同阶层的其他高官子弟一样,杨坚从小得到的就是精英教育。他在太学读书,很早就接受了骑术和战术训练。十四岁的时候,杨坚开始在西魏权臣宇文泰麾下担任武职。公元557年,宇文泰废黜了西魏恭帝自立,改国号“周”,史称北周。由于杨忠、杨坚父子在夺权的过程中坚定站在宇文泰这一边,因此立下了定策之功,杨家成为北周嘬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姓代表科名,应该说,杨坚在科名上会非常不错。不过,后来的科举考试正是杨坚所创立的,在他之前,能在太学读书,其实就是仕官黄埔,正常来讲会顺利步入仕途。声望就不用说了,杨坚作为开国皇帝,勤劳理政,还是相当有作为的。“楊”字右下为“勿”,有“匆匆”之意,代表不安。左边为“木”,辛酉年生,辛酉五行皆为金,金克木。名字的此一部分代表思想,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但同时也疑心重,因为“楊”字右下的“勿”代表不安。《隋书》曰:“天性沉猜。”沉猜就是阴沉、猜忌的意思。李世民曰:“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朱敬则曰:“然天性既猜,素无学术,意不及远,政惟目前。”司马光曰:“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此其所短也。”杨坚多疑猜,这可以说是他的性格,又何尝不是由其名字所致。“堅”字,左上为“臣”,对应于丑牛,巳酉丑三合,吉;“堅”字下面为“土”,辛酉五行皆为金,土生金,吉;“堅”右上为“又”,从字形上来讲,这个“又”字为两腿交叉,有奔跑之状,动物奔跑代表惊恐不安。关于财,吕思勉评价说:“在位时,把北朝的苛捐杂税都除掉,而府库充实,仓储到处丰盈,国计的宽余,实为历代所未有。”杨坚的皇后是独孤伽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独孤皇后到了晚年时,杨坚想找一两个美人作为生活调剂,他试探性宠幸了宫女尉迟氏,却没想到皇后悲愤交加之下怒杀此女。杨坚一气之下感觉皇帝尊严受到打击,脾气暴躁的他负气离家出走。后来独孤皇后承认了错误,两人关系和好,但独孤皇后却因此抑郁而终。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北朝关陇军事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之女,河南洛阳人。14岁嫁给仪表非凡的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自殺,夫家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为丈夫广结人缘、树立良好形象;周隋交替之际,纵横政坛、果断出击,和丈夫开创隋朝基业;在后位时,对朝政"随则匡谏,多所弘益",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同时夫妻恩爱、情投意合,诞有五子五女。孤独寂寥的老年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贵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忘却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而且他也隐隐感悟到了对爱妻的伤害。独孤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有知觉,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独孤皇后一生为杨坚生了十个孩子(五子五女)。这在所有帝王中都是不多见的。“堅”字其下为“土”,生辛酉金,五行相生,就象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一样。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关系就是这样。杨坚的姓名,在姓上的问题其实还不大,问题更多的在于“堅”字右上的“又”。这一部分对应于事业,李世民评价说:“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杨坚一是多疑,二是凡事亲力亲为,这正是因为其“杨”姓中的“勿”及“堅”字右上的“又”的缘故。“堅”字右上的“又”也对应于儿子。杨坚与儿子的关系并不好。隋朝的太子本来是杨广的哥哥杨勇,但是因为杨勇有两条事情惹怒了父母——隋文帝尚节俭,杨勇奢靡;独孤皇后尚一夫一妻,杨勇冷落原配,却和一个小妾云昭训搞到一起——因此被废。隋朝规定,皇子要带兵出任地方。隋文帝五个儿子,除废太子杨勇和杨广外,秦王杨俊、蜀王杨秀和汉王杨谅都带兵,这隐然成为对杨广的制约。隋文帝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太子杨勇被隋文帝废掉后,四子杨秀对此事很有意见,曾经私下暗中搜寻杨广的罪证。杨广知道后,就暗中设计伪造杨秀魇镇杨坚的木偶,写上杨坚的名字,丝绳束手,铁钉穿心,埋到华山下面,然后再让杨素装模作样挖出来。这件事一下子触怒了隋文帝杨坚,于是隋文帝下旨将其废黜,贬为庶人。杨坚患病,住进了仁寿宫,杨广写了封信问杨素,万一皇上死了怎么办?这信却被宫人误传给了杨坚,杨坚看后大怒,要召长子杨勇回来。杨广派人包围了仁寿宫,然后,杨坚就死了。情节如此简单,大概不需要更多的推断。杨坚之死与杨广有关,而这正好体现在“堅”字中的“又”上。名字中的这一个小问题,让儿子要了他爹杨坚的命。名字要看整体的格局。杨坚这个名字,整体格局还是很不错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就了他帝王之位。名字也要看局部,姓上的问题令他多猜忌,名上的问题,让儿子要了他的命。名字对人有重大的影响,乃至名字中的一个小细节,都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