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二里头绿松石龙,尾部还有装饰。
尾部装饰比较散乱,复原之后是不是上面这样的图案,仍存疑。
绿松石龙形器整体图案与龙形觥顶盖图案相似。
冯时先生由此认为,二者底部图案同。并且认为,此为虫纹,“古人以虫象地”,代表的是地。“这意味着石楼觥面图像交龙之下的虫纹其实正是大地的象征。……而龙下的大地则以虫纹象征,表现形式与二里头绿松石镶嵌遗物及石楼觥面图像如出一辙。”(《文明以止》P368)
二里头绿松石龙底部是不是冯时先生所说的虫纹,暂存疑。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虫纹是否是大地的象征?
冯时先生还举了侯家庄龙纹骨柶以说明。骨柶形制与绿松石龙形器颇为相似,龙相似,且龙尾部也有虫纹。
依冯时先生的观点,整个图案喻意飞龙由地而起升天。
如果仅从上面这三个案例来看,似乎如此。
除了上面三个案例,也的确有蚕纹置于底部的,如下二例:
▲ 父辛X,玫茵堂、戴克成,牲耳、蚕纹
商代或西周初期铜卣
但这很值得怀疑。
▲ 员方鼎,上海博物馆藏,蚕纹
如上图所示,这个蚕纹出现在鼎上面,是在鼎的上中部,而不是底部。这一位置,很难解释成代表地。
以上几例皆然。蚕纹都位于鼎的上部。这个位置不可能象地。
如上图所示,蚕纹位于龙口处。
如果说,蚕纹象地,难道此图的意思是降龙?即龙从天上落到地面?
实际上,此二图正可以做对比。二者形制一样,左图为二蚕纹,右图为二龙,因此,毫无疑问蚕=龙,蚕只是龙的另一种形式表达。
▲ 龙纹盘,戴克成 Christian Deydier
上面的蚕纹出现在圆盘周边,共12个,其天文喻意不言自明,代表一年的12个月。
这里的蚕纹不可能象征地。
那么,蚕纹究竟是何义?
上图是蚕纹在鼎上出现的形制。二蚕纹相对,中间部分,实际上是北极天帝。
对比上图,上图为龙纹,与蚕纹形制一模一样!
由此可知,蚕纹即等于龙纹。蚕等于龙。
蚕纹的这种造形又见于饕餮纹之上,眼睛上方,以角的形式出现。
其简略形式如下图所示:
张远山《青铜之道》P128
如上图所示,图1为北斗简省式,图7为龙形,图8为蚕纹。
其传续关系清晰可见。
龙、蚕皆源自北斗之形。
饕餮图案与良渚的北极天帝骑猪巡天一脉相承。天帝对应于北极,猪对应于北斗七星。但是到了商周,引进了苍龙星宿,并占主导地位,天帝的形象以变形的形式隐藏于二龙之间(饕餮中部),而北斗则化身为饕餮的角。
饕餮图案的展开图式即二龙相对,中间为北极天帝。
展开图式中,也有以斗形蚕纹代替龙的。
至于说为什么,这里不过多解释,只是想说,原本是二龙相对,也有二蚕相对,还有二鸟、二牛、二象、二虎。
不管是变成什么,但基本的含义却不变,那就是以二物象征阴阳,一年的上下半年。
而斗形蚕纹,和龙纹一样,象征的就是天文、天时,而与地无关。
二里头绿松石龙尾部纹饰,依稀可以看到有6个蚕(龙)纹,对应于半年的六个月。
龙形觥整体形象为二龙交尾(绿线+蓝线),代表一年中的上下各半年;除此之外还另有二龙常被忽略,即图中橙色线,乃是二龙龙头相对,因此总共有四龙,代表一年之四季。有8个囧字纹(紫色线)代表八节(二分二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龙形觥尾部的三个蚕纹,象征一季的三个月。
【总结】:
蚕纹源于龙纹,是龙的另一表现形式。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主次之分。如二里头绿松石龙,龙象苍龙星宿,就不适合再出现龙,故以蚕纹代替。龙形觥上,已有四龙代表四季,若再出现龙,则会显得混乱不清,故以蚕纹代之。蚕纹为北斗之形,延续的是北斗的建时之义。蚕纹不论出现于何处,均与天时有关,而并非如冯时先生所说象征地面。蚕纹出现在饕餮纹的角部,无论如何不可能象征地。
参考:
1、冯时《文明以止》
2、张远山《青铜之道》
-END-